top of page
社區實踐.png
  • Facebook
台灣社區實踐協會.png
107BD576-6155-4529-8A3B-3F786EF28B93.jpg
越窩越好
       騎樓下葉隙閃,長屋裡客坐一端,兩坪左右被日光瀉滿。
       週三有記者採訪,九點半到越窩進行簡單的清掃與場佈,對小星星的認識又多了一點。一千多公里的日子,從越南的田野到萬華新安里的小吃店,藉由烹調和分享,傳承媽媽的手藝外,也使這裡成為使用社區待用卷和聚會交流的地方。
 
       白色日光燈,簡單的桌椅佈置,附近雜貨店買來的飲料隨意擱在桌上。小星星小聲談著孩子的降生,家人的來去,還有越南姐妹們的陪伴,她說:「留在台灣孩子過得比較好,我辛苦一點就好。」
       只要彼此陪伴,不和人比圓滿,日子就會越窩越好。
emily.jpg
Emily的名字
 
       Emily的名字是從南機那裡來的,她說當時有五個可以選,只有這個的中文是三個字,唸起來又好聽。但我覺得她的名字才更加悅耳,姓是唱了〈祈禱〉「翁倩玉」的「翁」,名裡有日月,有流光瑩轉,有歷經磨難明天就會好的祝福。
 
       今天她帶來從廟裡拿的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,安靜地端坐在據點兩張桌子併起來的短邊中間。約半個月前,Emily開始抄寫經書,每兩天一本,偶爾寫到睡著,寫完就送去廟裡給師父。而這一本比往常都還要多,有九十幾頁,她仍舊給自己設定兩天的時間完成。
        Emily額前的頭髮用橡皮筋紮成一小撮沖天炮,為了避免弄髒抄寫本,還用廣告傳單墊在底下,隔開與桌子的接觸;甚至戴著暗紅色的手套,讓手汗不要浸染到油性墨水使字糊掉,邊角也能保持乾淨方整,右手拇指的地方有洞,大概是為了握筆方便。一切細節的準備都周延,才虔誠地展開今日的儀式。
        我們隨性地聊了彼此的生活,問Emily有沒有不會念的字,她就用藍色油性筆在廣告單上寫了少一撇的「緜」,她看過了很多次還不知道確切的音,我說這就跟「綿」一樣,只是古字,以後想知道的都可以問我。
 
       之前聽玲安說Emily喜歡音樂,就也把偶爾會聽的《祈菩行》播給她聽。小孩們很吵,四周的聲音就像潮水不斷地淹蓋過來,兩個人就貼著手機喇叭,越靠越近,如果她有聽到幾個喜歡的音符就好了。趁這時候我小聲問她:「寫的時候有在想什麼事嗎?」她說:「沒有,就是看字練字。」我說:「有毅力並專注地做一件事情也很不容易,那完成後封面會寫上自己的名字嗎?」Emily說:「不會。」停頓了一下又開口:「會寫媽媽的名字。」
那些還不懂得辨取的字都是回頭牽腸
會鋪成閃閃發光的路去到遠方
bottom of page